中置是影院的灵魂,承担最高的声音能量,责任越大,能力就要越强。所以中置声道的投资(包括音箱和功放),理应是七声道中最高的,至少也要跟左右声道一样。电影院(上图摘自THX官网)和使用透声幕的独立影音室(下图摘自杰士Klipsch官网),左中右声道都会采用相同的配置,确保前方声场完全一致,浑然一体。
电影院银幕大、空间大,人声对白感觉也很“大”,特别饱满、充满感情。其实,这是Hi-Fi发烧友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:声音的密度和重量感。要让稍瞬即逝的声音,在空气中凝结成有密度、有重量的形体感,对音箱和功放,都是极大的挑战。
纵观各品牌Hi-Fi音箱和功放,可以发现一个很简单的规律:越大越好,最顶级的,都是最大的。其实这也是声音的物理定律,要发出充满密度和重量感的声音,你自己也要充满密度和重量,或者说,身体健康才能中气十足,肚子里真有货,说话才会有分量。
如果藏在透声幕后面,中置可以和左右声道一样,做多大都行。如果用普通银幕或平板电视,就只能选择横向中置,摆放在银幕下方。这是不得已的妥协,使中置不能和左右完全一样,从而影响前方声场的一致性。
站着和躺着
为了获得更舒适的观赏角度,银幕的离地高度越小越好,所以中置很难做到和左右音箱一样“大”,而且不能站着,只能躺着。站着说话不腰疼,躺着还要精神饱满、中气十足,那得是多高的能力和水平。
维真一号和维真中置的高音和中音单元都和维真五号相同,但因为维真一号是站着,维真中置是躺着,如果不考虑标准声压级,只用维真一号不失真的音量相比较,维真一号和维真五号浑然一体的程度,要高于维真中置。
要考验中置与左右音箱的搭配效果,可以测试从左到右移动的声音,比如一列火车缓缓驶过,中间声场差异越小,配合就越默契。那左中右声道都用维真中置,要躺一起躺,三个相同的音箱,和电影院一样,效果会不会更好?
答案是否定的,在X先生家里测试过,声场有点乱。单元竖向排列才是正道,横向只是妥协,不得已而为之,所以只能一个躺,旁边两个站着帮扶一下。如果三个都躺下,那就真是躺倒不干了,哈哈。
在去年发布的第一稿,曾经对三个维真中置镇守左中右声道充满憧憬,也有网友问过到底行不行。记得当时的回复是:Hi-Fi还是耳听为实,我没有试过,所以不能确定。
三个维真中置都躺倒行不通,如果左右两个站起来行不行呢?两个维真中置和一对维真一号价格相当,维真一号要兼顾低频,维真中置把80Hz以下交给低音炮,而且比维真一号多一个中音喇叭,理论上效果会更好。可惜当时没想到这个方向,躺倒不干就收摊了,只能留下一个猜想。
后来看到新推出的维真三号,和站起来的维真中置差不多,只是高音单元略低一级,灵敏度还比维真五号和维真中置高1dB。于是想当然地认为,维真三号和维真中置的配合可能会更默契,所以把原来舒适版推荐的维真五号SE超值版,改成维真三号。
记得曾不止一次兴奋地跟人说起这个“三中置猜想”,在X先生家里实测之前也信心满满,连设计图都画好了,就等着看“三中置”完胜“书架箱+中置”。失败的结果,再次提醒自己,音响不是靠想,而是靠响的。
发烧二十几年,体会最深的是耳听为实,无论别人说得如何好,还是只能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声音看不见摸不着,每个人的经历、个性、喜好不同,对同样的声音,感受、理解、表达都会不同。所以玩音响最忌纸上谈兵想当然,看多少评论都不如去亲身去听一听。没听过的,最好不要发表意见,否则就像对一个没见过的人评头品足,只会更显出自己的浅薄。
所以,虽然不少网友希望攻略能推荐多一些品牌和产品,但我还是要坚持,只写自己听过、用过的产品。舒适版的推荐,也已改回维真五号。至于维真三号和维真中置搭配好不好,维真中置两个站着一个躺着的效果好不好,如果有缘试过,再与大家分享。
中置的高度
根据大师培训讲义,左中右声道应尽可能摆放在与观众耳朵相同的高度,中置与左右声道的高度差应控制在2英尺(约60厘米)以内。落地音箱高音单元的高度,通常都是聆听坐姿的耳朵高度,所以下图(摘自Focal Electra 1000 Be II系列的说明书)是中置最理想的摆法,使用透声幕,左中右的高音单元都在同一水平线上。如果摆放在银幕下边缘,就要确保中置高音单元与左右音箱的高度差不超过60厘米。
维真五号高音离地92厘米,我家的维真中置高音离地51厘米,相差41厘米。虽然没有超过60厘米,但有时还是会觉得对白是从银幕下方而不是正中发出。为什么是有时?
发烧友都有个追求,就是使声音离箱、音箱隐形。低档的音响,会听到声音明显是从喇叭发出。Hi-Fi的音响,声音是立体的,如果闭上眼睛,是很难听出音箱具体位置的。在一些高级视听室,摆了几对音箱,经常会分不清是哪一对在响,这就是 Hi-Fi 的境界。
就像用耳机听歌,人声聚在中间,两声道Hi-Fi也一样,如果音箱摆位正确,就能在皇帝位清楚分辨声音的位置,比如钢琴在左边、歌手在中间。如果器材的素质足够高,还能看到声场的宽深高低,比如弦乐在前方,管乐和大鼓在后方,刘汉盛称之为Sound Stage,把整个舞台忠实还原、搬回自己家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CD都能达到如此境界,所以才会有发烧CD,录音和制作都出类拔萃,比普通CD音响效果更好,更能忠实还原音乐的真实情感。
奥斯卡有最佳音效奖,所以BD蓝光碟也有音效做得特别好的,和做得一般般的。音效好的BD,自然就成为发烧友的测试碟,比如功夫熊猫、变形金刚等。如果家庭影院系统足够Hi-Fi,即使中置摆放在银幕下方,对白也会在银幕中间,高素质的AV前级(比如麦景图MX150),甚至能凸显对白的位置感,人在哪里声音就在哪里。
梦…想…
横向中置一是躺着不如站着,二是摆在下面不如藏在中间,既然先天不足,就更要加倍努力了。所以,横向中置应该尽可能做“大”,至少和Hi-Fi主箱一样“大”才对。但这暂时只能是梦想,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的梦想。下文及图摘自Hi-AV.net影音网(www.hi-av.net)《开放、执着、极致 举世无双的影音达人——士林曹医师》。
從事Hi-End音響與家庭劇院媒體業十餘年來,採訪報導或登門學習過的視聽玩家不計其數,也經常從國內外的平面雜誌及網站上看到不少影音愛好者的採訪。如果僅以兩聲道Hi-End音響的範疇而言,能與士林曹醫師相提並論的前輩當然有很多……不過,兩聲道Hi-End音響之外,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、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,並且達到「極致」程度的影音玩家,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了。
連續好幾年,(TAD技术长)Andrew Jones都有在八月音響展時來台調音助陣,但竟然都來去匆匆,一直未造訪從2008年就率先購入TAD Reference One旗艦喇叭的指標性玩家士林曹醫師。今年,總算在展覽的第二天下午(8月15日)親身造訪了曹醫師以TAD Reference One喇叭為主,所建構的全球獨一無二、17.3聲道、24喇叭的家庭劇院系統,並且對於曹醫師影音系統的動態、細節、包圍感與畫質都相當佩服,也總算瞭解曹醫師為何多年來一直向他追問TAD是否能有更大的中央聲道喇叭推出。不過,基於產品銷售量與開發成本的考量,儘管Andrew Jones能夠理解,但恐怕TAD正式推出更大型中央聲道喇叭的機率應該不高。
虽然我不是英雄,但所见略同啊[哈哈]!
上图是威信WILSON AUDIO的中置(摘自官网www.wilsonaudio.com,下同),高音单元明显高出,即使不能站着,也要蹲着,而且箱体很深,倒相孔开在前面。灵敏度高达94dB,箱体(不含脚架)宽508×深469×高351.4mm,体积是维真五号的60%、维真中置的1.7倍,重35公斤,比维真五号还重!但即便如此,这个“巨大”的AV主箱,蹲在身材魁梧的Hi-Fi主箱(MAXX3,排名第三)中间,还是相形见拙。
可能是因为市场上少有能与Hi-Fi主音箱能力相当的中置音箱,所以有些音乐类的蓝光节目,在制作多声道音轨时,仍然把音乐留在左右声道,中置只是扮演和环绕一样的角色,负责环境与氛围。歌声不是从中置发出,而是和听CD一样,通过左右音箱形成立体声像,所以即使中置放在下面,歌声也在银幕中央,加上中置和环绕的烘托,感觉比单纯的立体声更加Hi-Fi。下图这张《生命奇迹•托斯坎尼演唱会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但是,电影跟演唱会不同,中置要承担更多的声音能量。Hi-Fi是为了忠实再现音乐情感,电影是为了忠实再现人的故事和情感,而人的言语和歌唱,始终是自然界中最具感情的声音。在升级维真中置后,对此感触尤深。效果提升了,反而使你想更进一步,和Z先生一样产生了中置情结,希望能在银幕正中央,听到更Hi-Fi、更有感情的人声。
如果可以单买一个维真五号,换成透声幕,三个维真五号共同镇守左中右声道,梦想就能实现了。但维真五号厚43.5cm,离墙至少50cm,银幕就要离墙1米以上。不是没想过,在客厅的短边摆放设备和银幕,三个维真五号都放到阳台,人就坐在现在餐桌的位置上,饭厅取消,只看电影不吃饭……还是别做梦了[汗]。
于是,又开始做另外一个梦,希望惠普能推出一个和维真五号声音完全一样、甚至更好的中置音箱,将箱体变薄变宽,方便幕后贴墙安装。既可以做中置,也可以左中右三个声道都用它,甚至七个声道都用它。连名字都想好了,就叫维真五号影院版[哈哈]。
太太又一次把我从梦里叫醒,在客厅安装透声幕,视觉上会占用很大的空间,对寸金尺土的现代家居来说,并不现实。确实也是,而且用透声幕还会缩短投影距离,银幕就要相应变小。中置不妥协了,却变成了影像妥协,当然不可行。
有没有跟Hi-Fi主箱一样“大”的中置?没有。因为Hi-Fi主箱是全频音箱,低频理论上要求低至20Hz,以满足只用两个音箱(不用低音炮)听Hi-Fi的要求(实际上只有极少Hi-End旗舰可以达到20Hz)。而中置不需要做到那么低,因为家庭影院通常建议把80Hz以下的低频交给低音炮集中管理,所以市售中置都比同系列Hi-Fi主箱少了低音单元,并通过增加中音和高音单元来提升80Hz以上的声音能量与品质。
体积越大,低频越好,所以Hi-Fi主箱大多都身材魁梧,越大越高档。家庭影院得益于低频管理系统和房间声学校正,可以借助低音炮的力量,减轻Hi-Fi主箱的低频负担,使Hi-Fi主箱集中精力还原80Hz以上的声音,如果搭配调整得当,可以实现更Hi-Fi的效果。
那反向思维,有没有跟中置长得一样的Hi-Fi主箱?或者说,像曾经的猜想,用三个维真中置坐镇左中右声道?
还真有呢!上图是Focal旗舰Utopia乌托邦系列的中置VIVA(摘自官网www.focal.com,下同),看上去很苗条,今年在香港音响展一睹芳容,当时吓了一跳,哇!原来是那么大的音箱!宽942×深510×高322mm,体积比维真五号还大!重57公斤,是威信中置的1.6倍。低频最低可达39Hz,Focal排名第二的Electra 1000 Be 系列最大的Hi-Fi主箱1038 Be(下图)最低也才到33Hz,重51公斤/个,还不上这个VIVA。
也就是说,用VIVA来做Hi-Fi主箱,即使不加低音炮,也可以横扫大部分Hi-Fi主箱,如果加上乌托邦的低音炮,面对Hi-End主箱可能也难分高低。因此,就有了下图,把中间的两个单元转90度,箱体站起来,成为Hi-Fi主箱。
竖起来放在脚架上,站得稳吗?放心,是用螺丝固定的(下图摘自说明书,下同)。至于横向放置,设计就更具心思,加一块垫板,就可以调整音箱仰角,精确指向观众耳高,实现更完美的效果。
不说了,口水流了一地,即刻就想拥抱她了!不是耳听为实吗,没听过就爱上她了?没听过VIVA,但听过乌托邦同系列的书架箱DIABLO和落地箱SCALA,SCALA前面还有三个大哥,然后就是VIVA和DIABLO。
两年前和L先生试听SCALA(上图),让我做梦都想拥有她。最近帮朋友构思小空间听音乐的组合,预算五万左右,想推荐他用麦景图最新推出的第五代带解码合并功放MA5200(3.58万)配惠普的写真一号(1.98万),不用再买CD机,直接用电脑播放无损数字音乐。
虽然已经用麦景图配过维真五号和写真八号,但没有听过写真一号,买音响还是要耳听为实,所以预约了麦景图和Focal的中国总代理升和影音试听MA5200,本想PK一下Focal的Electra 1008 Be(上图,3.18万),但因为最近Focal价格调整、性价比凸显,整个1000 Be系列连样品都卖完了,所以只能接上乌托邦的书架箱DIABLO(下图,现特价连脚架8万)。
第一首就来高难度的,刘汉盛《严选棒喝CD》第一首Lakatos: Schindler\'s List,以下摘自CD小册子:
Roby Lakatos加上他的伴奏乐团所演奏的小提琴曲真的迷人……但音响迷听他的CD却咬牙切齿。为什么?因为很多人听他的录音都觉得魔音灌耳,尖锐刺耳难当。
事实上是这样吗?当然不是!如果您听了觉得尖锐刺耳难当,那就是音响系统的高频段太多了,聆听空间调低太硬了,音响系统解析力不够,音质表现不佳……如果您听了小提琴觉得如饮纯酿,浑身舒畅,那就对了。假若还是忍不住想掩耳,请深切检讨自家音响系统。
一位发烧前辈十年前就送我这张Lakatos的CD,好像一次都没听完就束之高阁,正如刘汉盛所说,“尖锐刺耳难当”。今年买了刘汉盛的《音箱调声学》和《严选棒喝CD》,又再拿出来听,新系统已经可以舒服地听完整张CD,但并没有感觉特别迷人。
DIABLO开声没多久,就把我们感动得无以复加,原来那把小提琴真是如此令人迷醉,难以用言语来形容!后来换上写真一号,虽然也好听,但一代宗师名琴变成了普通小提琴,难怪升和老总反复强调,不是一个档次,不可比。朋友不禁感慨,原来并不觉得Hi-Fi有多神奇,今天总算见识了。发烧友把这种现象称为:中毒了!:P
Hi-Fi是忠实还原,真实地再现最纯正的音乐情感。情感=情人+感动,两年前和SCALA一见钟情,今天又被DIABLO感动不已,未来是否有机会拥抱VIVA呢?
本文出自谢劲宇的《家庭影院DIY攻略》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