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响论坛里关于低音炮的帖子,多数都以猛烈、震撼、暴力美学、地动山摇、震脱墙灰等来形容低频的强劲和火爆,仿佛不展示肌肉就没法跟英雄好汉沾边似的。
其实,低频并不仅仅是钢铁侠和变形金刚的震撼与能量,如果您用Hi-Fi的家庭影院欣赏过《倾国之恋/温莎伉俪 W.E. (2011)》和《再次出发 Begin Again (2013)》,就会明白低频还可以很温柔、很清晰、很舒服,无论是电影音乐、还是Hip Hop摇滚,低频都是如此美妙,令人迷醉。
什么是低频?
家庭影院AV功放的低音分频点一般都设在80Hz(这也是THX的标准),把80Hz以下(20Hz80Hz)全部交给低音炮负责,刘汉盛先生将其分为低频和极低频(超低频)两部分:
低频
从40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。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?大鼓、低音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巴松管、巴松管、低音伸缩号(长号)、低音单簧管、土巴号、法国号(圆号)、定音鼓与男低音等。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。
通常,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,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。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,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;而且会导致中高频、高频的突出,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,不耐久听。
极低频
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。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,大概只有低音提琴、低音巴松管(大管)、土巴号(大号)、管风琴、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。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,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。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,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。(摘自刘汉盛《音响调声学》)
对正统音乐用处不大的超低频,对电影却意义非凡。因为电影不仅有音乐,还包括人世间所有的声音。但有些声音实在太大,比如枪炮、雷电、爆炸等,都不可能在影院里忠实还原其真实的声压级,所以要做些变通——通过主要不是靠听、而是靠感觉的超低频,来表现那些会损害听力的巨大声压能量。
在高速路上堵车,旁边如果是货柜车或泥头车,它们起步时除了发动机隆隆巨响,还会让人感到同样“隆隆”的震动,座椅在震、裤管在震、甚至头发眉毛也在震。这就是超低频,家庭影院最重要、难度最大的环节。
超低频主要不是靠听,而是靠感觉。在电影院看大片,有否感觉到爆炸的震动、战机掠过的震动、赛车起步前不断踩油门轰发动机的震动、火箭发射的震动、闪电雷鸣的震动?而这些震动有没有什么不同?如果感受到的差别越大,该影院的低音炮配置就越高,低频效果越好。
对低频的误解
以下摘自网上讨论如何形容完美低频的帖子:
轰轰轰……咚咚哒、咚咚哒……(这可能并不是低频)
一下下震到心脏,然后从心脏传来的血液带着震颤的氧气带到全身每一个角落。(这是很烂的低频)
闪电的雨夜,躺在云层上。
被一块一斤的石头砸死了,这叫低音;被一团一吨的棉花压死了,这叫重低音。
地板在震动,整个房间在战栗,玻璃窗在哗啦啦地响。
完美?貌似我到现在也没听过完美的低频……
低音形容词:厚实,有力度,下潜极深,弹跳力好,绝不拖泥带水。低频过多,声音浑浊沉重,有隆隆声,拖泥带水。低频不足,声音单薄无力。
享受低音的人,两种。绝大多数是第一种,纯菜鸟,听声音无非听个低音重,不讲解析只讲量感,门外汉入门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;第二种,老鸟中的老鸟,声音频率低下去之后,单元尺寸有一定物理限制,追求大单元对低音的还原度与动态感,调好了的话确实很震撼。别找形容词了,好好听吧。
以下摘自刘汉盛《以最低的价格,圆我四件式喇叭的梦想》:
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,一般5-10坪大(即1733平米)的居家空间很容易因为低频驻波与房间的自然共振频率交互作用,而让200Hz以下的频域产生许多峰值。这些低频峰值一方面让我们产生50Hz100Hz低频量感很足的假象;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饱受低频轰轰然之苦。以致于很少人真正听到扎实、干净、解析力高、乐器质感真实、层次丰富不混成一团的低频表现。但也因为平日吃人工香料与味精习惯了,一旦听到自然的低频,反而会觉得“味道”太淡了,不像“真的”。
很惭愧,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2003年组建第一套家庭影院,感觉低频量感十足,贴着地面绵延过来,像要把你淹没似的。朋友来欣赏时,还特意提醒:这是没开低音炮的效果。
实际上那根本不是什么好低频,而是强烈的驻波和房间共振,一开大声就轰轰然让人脑胀胸闷。欲知我与驻波战斗的血泪史,请看认识篇“A7.5标准的频率响应曲线”。
完成双炮升级后,用“开炮”(2.2加Audyssey动态均衡)和“没开炮”(传统Hi-Fi 2.0 Pure Audio不加均衡)两种模式播放同一首音乐,一种低频多一种低频少,让烧友们选择哪种更好听,并猜猜哪种是开了低音炮的。
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:“听音乐的话应该不开炮好点吧,听音乐加炮会不会劲爆了点?”
试听曲目包括《勇敢的心》原声CD第10首 The Battle of Stirling(比较鼓声的清晰度、立体感、强弱动态)和第14首 Mornay\'s Dream(比较鼓声有没有乱作一团)。要用大音量(安桥5509开到﹣6dB),用UE SPL(测声压级的手机APP,详见认识篇“A7.4家庭影院的标准音量”)测得上述曲目最大声压约93dB(能力不足或未调好的系统请勿尝试,以免伤了器材或耳朵)。
老烧们一听就能分辨出来,但刚入门的新手,一开始都会觉得低频多的更好,“让低频来得更猛烈些吧”,总是更吸引眼球。但经过提点,再多听一两次,就会发现低频少的其实更好,而且都没想到低频少的竟然是开炮模式。
低频听起来“少”了,但实际是多了。少了的,是轰轰然的驻波和房间共振,是模糊、夸张、浑浊的假低频。多了的,是舒服、干净、真实的低频,包括层次、细节、立体、强弱、动态、宽松、弹性、震感等等。去伪存真,低频得到更忠实的还原,所以更Hi-Fi、更好听。
老烧们一直追求的是不加“味精”(均衡)的Hi-Fi 2.0 Pure Audio模式,但能够忠实还原低频、更好听的“少”低频模式,却是加了均衡的2.2“开炮”模式。其实道理很简单,低频波长很长、能量很大,所以需要更大的音箱、更大的功放。2.2比2.0多了两个音箱、两个功放,还原低频的能力更强、控制力更佳,效果当然更好。
另外,即使音箱和功放的能力再强,也会受到空间的制约。除非是特别设计建造的完美声学空间,否则都会存在驻波和房间共振,产生轰轰然的假低频。这几年从1.0到15.0的升级和折腾,其实有很大部分精力,是花在和驻波的较劲上。拼搏到最后,才攻破这个家庭影院最大的难关,通过加炮(双炮能力更强)、加“味精”(房间声学校正和动态均衡),获得了更真实、更好听的低频。
怎样才是好低频?
有些老烧可能会问,Hi-Fi立体声如果搭配和摆位得当,即使是书架箱,也可以实现浑厚的低频啊。其实,那即使不是驻波造成的假低频,也不过是一种相对的感觉而已(低频量感比其他搭配或摆位相对多一些),与真实的低频相去甚远,至于超低频就更不用说了。
一位美国的家庭影院设计大师曾说过,低音就好比是盐。盐放得少了,食之无味;但是放多了,又掩盖了食物的鲜味。低音也是一样,如果缺少低频,影音节目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势必大打折扣;而低频如果太多了,又会影响影音节目的清晰度。所以,恰如其分是最理想的。(摘自MAX《关于家庭影院的音频标准》)
怎样才是恰如其分?就是不多不少。少了容易理解,没有低频,就没有丰润滂湃的感觉,就像手机和电视机。但怎样算是太多呢?
顺德人吃海鲜讲求原汁原味,海鲜海鲜,关键是要新鲜。那种鲜甜的味道,就是恰如其分。内陆的朋友除非亲身品尝过,否则很难明白那是何等的美味。也因为内陆很难吃到活鱼,所以就发展出各种酱料和烹调方法,以弥补鲜味的缺失。驻波和房间共振就像是酱料和煎炸,产生低频量感很足的假象,让人获得“有鱼吃”的满足感。
其实大家吃的都是鱼,但味道却大相径庭。对广东人而言,那哪是吃鱼啊!如果您享受过忠实还原的好低频,就会发现,无论广告宣传多震撼、评论文章多煽情,真实美好的低频却是那么的少。
舒服、迷人的低频
说了那么多,还是没说清楚?那就用枕头来做个比喻吧:
没枕头也可以睡,只是不够舒服而已。但有枕头就一定舒服吗?有时因为枕头不舒服,翻来覆去睡不着,把它扔到一边,反而睡着了。
枕头的大小数量、高低软硬、材质弹性,甚至形状位置,都会成为感觉是否舒服的要素。但是不是真的舒服、怎样才算真的舒服,必须睡过才知道。
抱枕太小了没感觉,但太大了,抱不过来。太硬了,会让人喘不过气来。太软了,又没感觉。
如果感觉不舒服,换一个还是不舒服,再换仍然不舒服,酒店服务生问:您到底觉得是哪里不舒服呢?额……还真不好说呢,反正就是不够舒服。
所以酒店越高级,枕头越多,不只床上有六七个,而且床头柜还有张清单,列出各种材质的枕头可供替换选择。
有些枕头用料传统价格便宜,有些枕头集高科技于一身而且卖得忒贵。但贵的不一定睡得安稳,便宜的反而一觉到天亮。
为了“舒服”这两个字,我奋斗了将近四年!
当您拥有了准确的好低频,再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,可能会惊讶地发现,听了那么多次、耳熟能详的曲目,原来还有那么多未曾听过的低频细节、层次和能量。这种令人刮目相看、耳目一新的感受,一方面令我着迷、沉醉不已,另一方面又不禁感叹,过去二十多年听的都是错误的低频,难怪说发烧之路深如海啊。
不过,80、90后的新烧友已无需再走这种苦中求乐的发烧路了。新烧友大多从玩耳机开始,上档次的耳机一般都能准确地还原40Hz以上的低频,所以新烧友更容易辨识低频准确与否。加上家庭影院带来的双炮和房间声学校正,新烧友拥有好低频的难度和成本已大大降低。
80、90后喜欢玩耳机,其实比咱们60、70后玩音响更聪明、更理智。因为耳机能以比音响少得多的价钱,得到比音响好得多的声音。一套几千元的耳机 耳放的效果,几万元的音响根本无法匹敌(除非空间、配置、调整都十分得当)。而且耳机配置很简单,不像音响那么复杂,也不需要占用空间。
注:长度小于5米(声波长度340米÷34Hz÷2)的房间很难回放34Hz以下的低频,如果要低至20Hz,长度要达到8.5米。所以说音响首先玩的是空间,耳机则不必。
同一首音乐,先用Hi-Fi的耳机听,再用音响听,您大概就会明白前面所说的:都是鱼,但味道却大相径庭。低频因为声波很长,受环境的影响极大,而耳机直达耳朵,不受任何影响,所以听到的低频更真实、更准确。
但超低频主要不是靠听,而是靠感觉。耳机好是好,但无法“听”到超低频,也无法感受低频和超低频带来的饱满和震撼。比如变形金刚的原声音乐,每到雄壮之处,都会让人想再开大点音量,拥抱那种扑面而来、气吞山河的气势。如果是耳机,即使开到耳膜受不了的音量,也无法体验那种奔放激昂。
上图《飞翔的艺术》是一部关于滑雪极限运动的纪录片,影音效果极佳,是2011年 iTunes 最火的视频。该片第2首 SO FAR GONE 的低频对影音器材是极大的考验,首先考验你能否开到标准音量,然后考验你的低音炮在如此大的声压能量下是否还能Hold得住。
当这个画面出现时,你能听得清(并感受到)直升机螺旋桨一次次划过长空的低沉吗?接下来由暗转明的鼓点很震撼?其实那并不算什么,随着黄裤子从峰顶速降,有没有感觉到一阵阵连绵不断、清晰又酥麻的震动?
@王志坚:很早就用耳机听过《飞翔的艺术》,听不出太特别,真没想到低频可以如此震撼。后面试的三个演唱会也一样,耳机是不可能感受到如此低频震撼的。(摘自一位80后粉丝到我家参加周末鉴赏会后的感想)
所以,玩耳机只是一时妥协,总有一天要回到音响这条路上,不过起点更高,要求更高。为了保护听力,还是尽早打造自己的Hi-Fi家庭影院吧。